新聞發布
2025/09/26
華碩2024年自然影響力評估報告發布 優化價值鏈內淡水資源管理
-
已複製到剪貼板
華碩發布《2024自然影響力評估報告》,以八大行動結合價值鏈內管理及價值鏈外行動,建構自然資本與生物多樣性策略地圖。首先透過價值鏈環境足跡盤查,進行環境損益評估分析,鑑別環境衝擊熱點後進行價值鏈內的管理,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透過循環經濟行動及供應鏈管理,尤其在價值鏈內淡水資源管理,進一步分析淡水資源對關鍵供應商點位是否落在國際或所在國家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經鑑別鄰近生物多樣性關鍵廠商,將以分級管理方式加強稽核,降低水污染導致有效水資源折減影響。價值鏈外,華碩回應國際自然正向倡議,投入物種復育與棲地營造計畫,未來將觀測國際趨勢,參與自然信用市場及佈局創新技術,為自然尋找科技新解方。
價值鏈內管理:
延續過往環境損益評估(Environmental Profit and Loss, EP&L)基礎,今年基於方法學進步與環境社會變化,華碩優化貨幣化因子,並在失能調整生命年(DALY)基礎上加入生態系統影響衝擊路徑以反應對環境影響。量化結果以溫室氣體為價值鏈中最大的環境衝擊,佔比53.07%,其次為淡水資源(含水污染與水資源使用),佔比45.32%。針對淡水資源1,華碩依據TNFD (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 指引以及綠色金融系統網絡(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發布的指南鑑別出組織營運以及關鍵供應商的自然相關風險與機會。
依據風險與機會評估,針對淡水資源風險相對高的關鍵供應商,透過TNFD LEAP(定位、評估、分析、準備)流程,以國際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及供應商多數所在地-中國國家生物多樣性資料庫鑑別出部分關鍵供應商位於生物多樣性敏感區域。位於敏感點位的供應商,華碩透過年度稽核,除檢測報告查驗,也要求供應商建立生物多樣性管制機制等。至2024年整體關鍵供應商共處理5,592 千噸廢水、100%主機板製造商提供合格廢水檢測報告、61% 的關鍵供應商已制定節水目標。
價值鏈外行動:
除了在價值鏈內降低環境衝擊,華碩也積極投入價值鏈外的自然正向行動。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及孫敬閔研究團隊合作的「大雪山中海拔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計畫」,在2024年透過訪談當地農民及進行穿山甲洞穴位置鑑別工作,以了解社區與物種彼此互動狀況,此年度成果已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首批認證獲得成果證明的案例之一;華碩也針對企業同仁舉辦多樣環境教育講座及體驗活動,培養同仁環境保護意識。華碩從風險管理到價值創造,致力於實現企業與自然共融共進。

更多內容請參閱自然影響力評估報告。
1. 鑒於氣候與生物多樣性的評估方法本質上的差異,華碩已因其特性分別規劃與因應,針對衝擊最大的溫室氣體,其完整的盤查、管理策略及行動,將以主題報告書-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呈現;針對淡水資源(廢水汙染及水資源使用)及固體廢棄物將以自然影響力評估報告呈現管理策略及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