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績效
30
個2024年 30 個國家提供回收服務
82
%+2024年全球回收服務覆蓋之銷售市場營收占比超過 82%
13
%2024年回收重量佔全球銷售總重量之回收率 13%
《2024 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1指出,2022 年全球電子廢棄物達到6,200 萬噸,回收率僅達22.3%,預計2030 年將增至8,200 萬公噸。經濟發展和技術的快速變化使得電子垃圾數量不斷增加。電子廢棄物的處理方式未知,絕大多數可能以傾倒、交易或回收等不合規或不環保的方式處理,對環境構成了威脅。政府與企業應加強國際間對廢棄物監督管理與合作,在建立健全法規之下,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效率,確保電子垃圾得到妥善處理。
全球電子垃圾的跨境轉移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開發國家的電子垃圾被非法運往發展中國家,對當地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為強化對電子廢棄物跨境運輸的監管,2022 年《巴塞爾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修正案,擴大電子電氣設備廢棄物管理範圍(包括非危險廢棄物),並要求雙邊事先知情同意機制(PIC),以防止非法或未經適當處理的電子垃圾跨境轉移。
一般電子廢棄物中含有材料包括:金屬、塑料以及高價值或關鍵物質(Critical Raw Material)2,這些原料經妥善回收再利用與妥善回收處理,透過資源再生程序可形成綠色循環產業,對經濟發展、人權與環境保護,均具有實質意義。華碩遵循歐盟廢棄物管理步驟- 減少、再利用、回收、能源回收、最終處置,優先預防廢棄物產生,積極推動再利用與回收,逐漸從單一回收模式轉型為多元循環模式。
產品再生創新投資
自2021 年投資成立子公司翔碩科技(JOGEEK),建立自有的舊換新服務平台,提供維修、電子零件回收、筆電與手機翻新,以及企業端租賃與回收服務。2023 年,華碩首先在台灣推出針對平板、手機和筆電的舊換新計畫,推動產品再利用,減少電子廢棄物,並提供顧客估價後返還價值與購物折扣。2024年,此成功模式已推廣至部分中歐國家,未來將持續拓展至更多國家,提供多元的創新服務,以實踐循環經濟目標。
全球回收服務
華碩基於生產者延伸責任致力推動循環經濟,符合各國廢棄物回收法令,於涵蓋主要銷售市場包括大中華區、歐洲、美洲、印度、大洋洲等地,建立免費的產品回收服務。優於法令要求制定華碩回收商管理規範,藉此確保廢棄物流可拆解成可再利用的有價資源,避免不當棄置或非法處理。





回收商管理規範
與華碩合作之回收處理業者須遵守巴塞爾公約,並符合當地政府認可資格或國際公認的電子廢棄物回收標準。此外,為杜絕不當處理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及造成環境污染,基於國際回收標準制定「華碩回收商管理規範」,和建立回收商管理流程,包含新回收商承認、持續風險管理、及績效評估三個階段。
合作廠商承認
證書要求:ISO 14001
回收商標準:e-Stewards/ Responsible Recycling(R2)/WEEELABEX國際回收商標準或當地政府符合証明
持續管理
年度稽核:依國際回收商標準,進行現場或文件稽核
績效成果評估
未通過稽核改善之廠商將予以汰換
華碩回收商稽核管理重點
下游處理廠商管理與合規
確認第一階回收商與下游廠商具有合約關係,確保下游廠商符合本地和國際法規
廠區環境與作業安全
具備工作環境保護系統,確保員工作業安全性
管理系統
具環境、健康、安全等管理計劃
廢棄物儲存環境
確保正確儲存廢電子產品與和含高關注物質的材料
有害物質處理與追蹤
確保有害物質受到適當的處理,並追蹤到最終目的地
文件及紀錄管理
確保回收商保留所有必要的文檔和記錄以證明合規狀態
勞工權益
確保員工非為強迫勞動力、囚犯或兒童。人人平等對待並給予應有福利
2024年,華碩執行13場回收處理廠年度稽核,均無重大缺失。廠商須在30 天內提改善計劃,並限期三個月內完成改善,所有缺失均已完成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