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故事
2024/03/07
整合循環經濟原則設計低碳產品
-
已複製到剪貼板
範疇3(售出產品使用)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6%
環境友善材料使用增加25%
摘要
華碩將循環經濟原則融入產品設計中,專注於使用環境友善材料和提升能源效率,以設計低碳產品。
背景
華碩的永續行動聚焦四大主軸:「氣候行動」、「循環經濟」、「責任製造」與「價值創造」。四大行動主軸展現華碩對環境與社會的承諾,藉由華碩的核心能力與專業技術,對人類與環境產生積極與正向的改變,進而提升華碩的綠色競爭力,創造與社會之間的共享價值。
其中「循環經濟」代表在產品設計時將生命週期的影響列入考量,為降低產品從製造到使用的環境衝擊,華碩訂有九大環保產品設計原則。在設計產品與服務融入循環經濟思維,並降低產品碳足跡。
同時華碩也為循環經濟設定了積極的目標,承諾在2025年前,產品和包裝中使用的環境友善材料量較2020年成長100%;以及推動全球產品的回收率達到20%。為達成這些目標,華碩採取多種措施,包括用再生材料取代原生材料,設立回收計劃以回收損壞的筆記型電腦,並改善關鍵的回收基礎設施。
解決方案
1. 設定基準與確認改善領域
為了有效衡量循環經濟的績效,華碩採用由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The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 與30家會員所共同開發的循環轉型指標 (Circular Transition Indicators, CTI) v4.0 (1)。透過該框架,華碩建立了產品循環度績效的基準,並鑑別Zenbook S13 OLED 筆記型電腦在循環材料中可改進的事項。
華碩選擇CTI工具中的材料循環度指標。透過衡量企業減少資源開採和廢棄物產生的能力,表達其在材料循環利用的成果。對於產品設計團隊而言,這代表他們需要分析筆電目前使用的材料,並尋找以環保材料取代線性材料的機會。利用該指標工具,可確認在產品何處應增加回收塑膠和金屬的百分比,並優化包裝設計。
2. 設計低碳循環產品
圖一顯示使用循環型指標(CTI)所得到的循環設計結果。

同時,華碩使用 ISO 14040 和 14044 生命週期評估(LCA)方法來量化潛在的環境影響。為了減少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產生的碳足跡,華碩將循環策略納入產品設計和服務中。包括使用環境友善材料和提高產品能源效率。
- 環境友善材料
華碩產品中塑膠用量約占主流產品整體重量的 30% 以上,是用量最大的材料。華碩整體商務筆記型電腦平均每台含5%消費後回收塑膠 (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 PCR),自2017年起主要產品中回收塑膠累計已使用超過1,689噸,累計減少約 11,607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碳排放。2022 年我們開始嚐試採取更多元化的環境友善材料,例如在以輕薄設計為主要訴求的商務筆記型電腦ExpertBook B9金屬外殼中使用30% 工業回收金屬;家用筆記型電腦 UX5304使用海廢塑膠。
包材部分,自 2019 年起,紙類包材90%採用回收紙漿,2022 年主要產品使用約 21,039 噸回收紙。並從 2020 年開始選用永續森林認證 (FSC) 的紙材,2022 年共使用71.7噸。
- 高效節能設計
華碩筆記型電腦全數採用目前市場上最高能源效率等級 Level VI的外部電源供應器;產品關機狀態功率設定比法令嚴格 10% 的內部規範,降低電力的損耗。華碩2022年新推出的商務及家用型筆記型電腦, 平均優於 ENERGY STAR®標準34.6%。
3. 持續優化產品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影響
2022 年華碩於全球 30 個國家提供回收服務,依各國在地銷售服務模式提供多元的回收服務,包含設置回收站 (Drop Off)、自行寄回 (Mail Back)、產品舊換新 (Trade-in) 和到府取件 (Pick up) 等。為了提高材料收集時的回收率,華碩對筆記型電腦採用了模組化設計,易拆解維修設計。
使用 CTI 循環轉型指標進行評估,可為如何納入更多可再生資源、提高可回收性,以及減少筆記型電腦在其整個生命週期中對環境的影響,提供精確的指導。
透過這些改進策略, Zenbook S13 OLED 的材料循環度從 35% 幾乎提高到 65%(圖二)。循環性輸入流 (Circular Inflow) 表示購入材料中次級和可再生資源的百分比,目前為 88.48% 。循環性輸出流 (Circular outflow) 則衡量終端產品廢棄後有多少材料能回收利用,華碩透過採用模組化設計,使筆記型電腦易於拆解和維護,亦提高了其循環性輸出流。
CTI 能作為一個賦能決策框架的價值,亦能幫助企業取得利害關係人認可與促進業務團隊和供應鏈的合作。華碩利用 CTI 找到於循環經濟的最適行動計劃,成功重新設計筆記型電腦,並開發「製造-使用-回收」的商業模式。

影響力
氣候影響
相關排放源
範疇3:
- 類別 1:採購產品及服務
- 類別 11:售出產品之使用
對減碳的影響
華碩透過高能效設計實踐低碳產品策略,此項行動使2022年售出產品使用之範疇3排放量顯著減少了26%。此外,透過使用環境友善材料,包括消費後回收塑膠(PCR)(與原生塑料相比,使用PCR可以減少20%的碳排放)、工業後回收金屬、FSC認證紙張,以及供應商導入可再生能源,使採購產品及服務相關的範疇3排放量減少了0.3%。
此外,華碩達成了2022年的氣候行動年度目標。相較基準年(2020年)關鍵供應商減少了24%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導入太陽能發電的供應商較2021年增加8%,設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供應商較2021年增加8%。33%的供應商通過ISO 14064環境管理系統第三方驗證,29%的供應商通過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

商業影響
效益
- 循環商業影響
- 減少線性風險:使用回收原物料可以減少線性經濟造成的相關風險。例如,有助於避免因材料稀缺而導致的供應中斷,減輕原材料價格波動對產品成本的影響。此外,也有助於預防因國際法規逐漸趨嚴而產生的罰款。
- 建立回收基礎設施夥伴關係:華碩建立回收計劃,提供多元化的回收服務,包含設置回收站 (Drop Off)、自行寄回 (Mail Back)、產品舊換新 (Trade-in) 和到府取件 (Pick up) 等,並藉此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透過與當地回收商合作,在某些情況下,能有效提升當地市場的廢棄物再利用率。
- 循環低碳產品的競爭力:透過使用更安全的化學品、環保和回收材料、輕量化包裝、卓越的產品能源效率,以及易拆解維修產品設計。華碩的環保設計產品(獲任一環保標章:EPEAT、TCO、台灣環保標章、中國RoHS、Japan ECO mark、中國十環、ENERGY STAR®、台灣節能標章)的收入占總營收的87.2%。
- 加強合作夥伴關係:透過產學合作增強供應商的氣候韌性,強化與大專院校的合作夥伴關係。
成本
使用回收原材料相比於原生材料來說成本相對較高。此外,為了滿足材料和產品的質量標準,新原材料的引進必須經過廣泛的測試和驗證過程,導致生產成本整體增加。隨著採購量的擴大,與材料和測試相關的成本逐漸減少。
實踐
商業相關性
採用循環性方法進行產品設計,與電子產品、包裝、汽車和紡織品等產業高度相關。
方法
提高筆記型電腦的循環性,需要公司各部門的員工需要共同合作。業務單位的專案經理(PM)則負責協調產品設計和生產規劃,使產品與市場需求和環保標章的需求保持一致。研發部門在設計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需進行許多不同表面處理和合金金屬組合的工程測試,以找到最佳的循環材料。採購部門支持環境友善材料的採購實務。同時,透過ESG委員確保組織內跨單位的合作,並由永續部門擔任委員會的協調角色。確保公司的綠色產品政策的內部一致性及其能確實全面實施。
利害關係人參與
實施華碩的循環性和低碳產品設計策略,涉及以下企業部門和利害關係人的參與:
- 執行管理層:確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永續策略。
- 永續暨綠色品質管理中心(專責永續部門):分析全球永續趨勢,推動綠色產品倡議,設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 ESG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業務單位、設計中心、認證、行銷、業務等,促進跨功能協調和實踐綠色產品倡議。
- 業務單位:
- PM(專案經理):開發產品規格並負責專案協調統籌。
- 研發:負責能源效率與產品機構設計。
- 採購:協助選擇環境友善材料
- 供應商:關鍵供應商參與溫室氣體減量和輔導計劃,擴大使用可再生能源,並提高能源效率。
- 消費者:傳達華碩的低碳永續倡議,正確處理廢舊電子產品。
關鍵參數
-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 -循環轉型指標(CTI) v4.0
- 解決方案成熟度:例如,能源效率設計是已成熟的技術,故可導入其最新的標準或規範作為設計原則。相比之下,環境友善材料仍在發展階段,若要在產品中的導入運用,需要經過測試和驗證。
- 技術限制:以環境友善材料的為例,所有材料都需要符合華碩的有害物質技術標準(HSF),同時確保其品質和耐用性,因此在材料選擇過程中存在特定限制。
- 額外的特殊性:遵守不同銷售市場中,環保標章規範的有害物質和能源標準相關法規。
延伸閱讀
資訊來源:The Climate Driv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