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故事
2025/02/12
華碩以穿山甲棲地改善計畫獲生物多樣性成果證明 成為首批認證企業
-
已複製到剪貼板
你知道穿山甲也有專屬的紀念日嗎?每年2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世界穿山甲日(World Pangolin Day),該節日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IUCN SSC Pangolin Specialist Group)在2014年設立,期望以此喚起外界對沉默又溫馴的瀕危物種穿山甲的關注。長年研究穿山甲的屏東科技大學孫敬閔博士指出,穿山甲對於自然環境具有相當貢獻,其覓食所遺漏的螞蟻可以成為附近其他螞蟻的食物,活化棲地附近生態鏈;且研究文獻顯示,穿山甲挖掘洞穴的同時可創造地表微氣候,促進土壤的養分更新循環,提供重要生態系統服務。

適逢世界穿山甲日(World Pangolin Day),華碩於2024年啟動的「大雪山中海拔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計畫」年度成果於2025年1月通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認可,成為首批獲得認證企業。華碩與孫敬閔博士團隊、觀樹教育基金會,透過大雪山中海拔地區的研究,期待為穿山甲蒐集更多有效資料數據,並了解慣行農法與草生栽培兩種不同農法對穿山甲棲地的影響。
2024年研究以林農訪談及棲地調查為主,深入了解國有林租地林農世代與當地環境的關係,以及發現穿山甲蹤跡的情境及位置,以利研究團隊判定穿山甲棲地與草生栽培農法的關係。而受訪林農中,至少9成林農表達看過穿山甲出沒於農園,研究團隊即於大雪山林道14K富山巷周邊進行穿山甲洞穴搜尋,沿馬路旁稜線附近一共發現13處穿山甲洞穴,推估穿山甲棲息地區非常靠近社區;又對比居民回報穿山甲洞穴,發現誤認比例過高,綜合以上兩點因素,將於2025年度規劃社區穿山甲保育教育訓練,增強林農對穿山甲樣區與洞穴的辨識、緊急救傷訓練及建構通報機制。
華碩身為科技領導企業,深知專案行動之餘,議題教育宣導更能發揮影響力,讓社會大眾了解自然環境、人與生態的關係。華碩在2024年由施崇棠董事長出席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成果記者會,以數據驅動思維,管理自然風險並宣誓投入專案行動,提升生態價值;另發布首本自然影響力報告書,構建自然資本策略地圖,以價值鏈內管理與價值鏈外行動為核心,對自然環境議題進行全面性及系統性的管理。為讓企業內部同仁更了解穿山甲及此計畫,更舉辦穿山甲紀錄片暨映後座談會,透過專家學者分享,提升同仁對自然環境保護議題的重視。「大雪山中海拔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計畫」為三年研究計畫,未來華碩將透過多元教育宣導及主題報告等渠道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生物多樣性主題及自然環境議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