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華碩減緩環境衝擊的行動,華碩 2024 年起響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公司團體參與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媒合平臺」政策,與長年深耕環境議題的觀樹教育基金會攜手合作,預計以大雪山區域及成龍溼地兩處做為此次生物多樣性專案執行地點,以實際行動呼應「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逐步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
請見新聞:華碩啟動生物多樣性計畫 首發自然影響力評估報告
大雪山中海拔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計劃
大雪山國有林地內耕作的林農,因應種植果樹需噴灑農藥使農作物生產穩定,而噴灑大量農業的結果造成周圍棲地破壞。2017 年起,觀樹教育基金會受林業保育署(時為林務局)邀請共同推動國有林出租造林地採行草生栽培的友善農業輔導工作。經踩點場勘後,擇定了台中市和平區西北端的大雪山育才巷作為試辦區域。爾後農民無意間發現穿山甲的蹤跡,進而發現與過去研究穿山甲出沒地有差距,但目前並無針對中海拔地區有穿山甲監控相關研究,因此邀請屏東科技大學的孫敬閔博士,開啟研究計畫了解友善農法的農地是否改善該地土壤狀態,同時促進指標性生物-穿山甲的食物資源改善。未來華碩也將持續探詢創新科技,以利進行生物監測與探勘。
成龍溼地生物多樣性棲地營造計劃
成龍濕地原為耕地,因地勢偏低、長年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嚴重下陷,加上颱風引發海水倒灌侵襲,變成一塊廢耕的濕地。2005 年時為林業保育署(時為林務局)以「生態休耕」補貼的概念,承租地層下陷的農地,除了適度補貼農民,也讓當地的生態持續演替、自然發展。2009 年林業保育署(時為林務局)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觀樹教育基金會以「成龍濕地三代班」世代「向濕地學習」為計畫核心,進行長期的社區培力與環境教育。經觀樹教育基金會長期經營發現濕地具有多樣生物生存的條件,加上發現青鱂魚等特殊魚種,因此預計委託嘉義大學進行生物多樣性棲地營造計畫,將打造更適合當地物種生存的棲息環境,以期保育當地物種。後續華碩也將針對自然碳匯展開研究計畫,以期後續可輔助科學減量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