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趨勢文章

2025/02/10

數位產品護照—開創品牌客戶共贏時代

  • 已複製到剪貼板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的重大挑戰下,減低商品的環境足跡、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並促進產品與物料循環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直接反應在永續議題下的要求可以從消費者以及企業對所採購的商品透明度不斷提高的要求上看出整體趨勢,例如消費者以及企業在採購商品時,已經不再只考量價格或商品的功能,商品所延伸造成的環境足跡、資源效率與循環率已成為採購的重要考量指標之一。

為提升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數位產品護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DPP)應運而生,作為追蹤和記錄產品全生命週期資訊的創新工具,正逐漸改變產業運作模式。DPP不僅回應了消費者對商品透明度的需求,更是實現企業循環經濟的關鍵推手。

DPP就像商品的「身分證」,內容橫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透過記錄商品從材料取得、製造、運送、銷售、使用乃至於二手售出、最終廢棄,呈現出產品生命週期中各階段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資訊,以及對使用者關注資訊的即時提供,有助於決策當下的知情選擇。

歐盟推動循環經濟行動計畫(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 CEAP)後,相關立法逐步落地,歐盟除了率先在2023年生效的新電池法中,要求特定電池產品的生產者應建立電池DPP資訊數據庫外,2024年7月生效的「循環經濟產品生態設計法規」(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將DPP定義為「一組產品的特定數據庫,並透過電子方式進行存取,可對不同產品之碳足跡及對環境影響進行比較」。ESPR成為DPP立法基礎,未來將以特定法規來規範各產品類別的具體DPP資訊。

在ESPR法規框架下,DPP需揭露的資訊範疇相當全面,涵蓋多個重要面向。首先是產品識別資訊,包括唯一識別碼、全球貿易識別碼及產品TARIC代碼等,這些資訊有助於產品的追蹤管理。其次是合規資訊,涉及符合性聲明、技術文件、使用手冊、認證證書以及安全警告等文件,這些資料可用於判斷產品是否符合法規要求。製造商與進口商的相關資訊也是必要項目,需要提供當地授權代表名稱、聯絡方式、唯一商業標識,以及註冊識別號碼(EORI號)等詳細資料。在產品生態化設計方面,DPP更要求揭露產品規格、耐用性、預期壽命、維修保養與升級的便利性、原材料資訊、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情況,以及備品供應和最終回收處置等資訊。值得注意的是,各類產品的DPP具體揭露細節,最終將依據該類產品的授權法規定為準。

在歐盟ESPR法規框架下,多個重要產業已被列入DPP的首要推行範圍。這些優先推動的產業涵蓋了基礎原材料製造業,如鐵、鋼、鋁等金屬產業;日常消費品領域,包括洗滌劑、紡織品、潤滑劑及家具(含床墊)等;能源相關產品也被納入其中,不僅包括新制定的措施,同時也涵蓋對現有規範的修訂。此外,輪胎、資訊通訊技術產品、油漆、其他電子產品以及化學品等產業,也都被列入首波推行DPP的重點產業之列。這樣全面性的產業覆蓋,展現了ESPR法規推動產品永續發展的決心與規劃。

在DPP的推動進程中,時尚產業率先展現積極響應態度,多個知名品牌已開始實踐這項創新。其中,英國服飾品牌Tammam透過與PicoNext合作,將其永續發展數據全面整合到數位產品護照中。這個數位護照不僅完整追溯了Tammam秉持的「從纖維到成品」理念,展現其在道德採購和環境生產方面的承諾,更提供了產品護理說明、重複使用資訊,以及品牌在社會影響投資方面的詳細資訊。除了Tammam外,英國包包品牌The Morphbag、澳洲循環服裝電商平台Simple Chic也都投入DPP的應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最大連鎖超市Tesco也於2024年在其自有服飾品牌F&F上導入DPP系統,讓消費者能透過簡單的掃描動作,即時獲取每件成衣的原料來源與完整供應鏈資訊。

儘管DPP在推動永續發展上展現巨大潛力,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仍面臨多項挑戰。首要之務是數據收集與管理的問題,由於產品供應鏈與價值鏈極其冗長,企業在決定收集哪些數據、如何即時更新,以及標準化數據處理等方面都面臨相當複雜的考驗,這些都需要強大的IT系統整合來支援數據的蒐集與管理。其次,透明度與商業機密的平衡也是一大挑戰。雖然提高透明度是DPP的核心目標,但在增加資訊揭露的同時,如何有效保護企業敏感的商業資訊,成為推動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此外,隨著各國相繼推出DPP相關政策,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能否達成統一的標準做法也備受關注,特別是如何避免因語言差異造成DPP實施上的巨大落差,將是未來觀察的重要焦點。

華碩為跨國企業,產品銷售範疇與供應鏈遍布全球,面臨DPP的強勢來襲,對資訊流複雜的電子產品而言將是一場重大的變革。華碩憑藉著超過35年的資訊產業界專業領導者,將於2025 CES發布會上正式推出第一台商用筆記型電腦ExpertBook B系列的數位產品護照,這項措施凸顯華碩在產品生命週期中引入循環經濟的承諾,同時也提早符合全球趨勢和法規,包括歐洲綠色協議和TCO 10標準。華碩ExpertBook B系列的DPP將提供詳細的產品規格、維修歷史記錄和回收資訊來提高產品透明度和使用壽命。更優於法令要求,主動提供產品碳足跡和生命週期相關數據,幫助消費者和企業做出有利環保的採購選擇。

數位產品護照(DPP)已成為推動循環經濟的關鍵工具,不僅徹底提升商品資訊透明度,更為品牌與消費者創造雙贏價值。透過結合DPP與「一物一碼」系統,消費者能藉由掃描商品上的唯一識別碼,深入了解產品的來源、製造過程和材質成分等完整資訊,進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費選擇。對品牌商而言,這不僅是提供資訊的單向溝通,更是深入了解消費者永續偏好與需求的重要管道。透過分析產品銷量、綠色元素特性與客戶回饋意見,品牌商能更精準掌握消費者對永續的重視程度,並依據這些洞察,發揮自身核心技術優勢,開發具差異化的綠色產品,從而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與品牌影響力。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永續趨勢文章 2025/01/10

全球氣候治理新局:COP29決議分析與商業意涵

氣候變遷已不再是遙遠的威脅,而是人類當前面臨的最緊迫挑戰。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最新發布的《Adaptation Gap Report》指出,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革命前上升接近1.5°C,超越2023年的歷史紀錄,若不立即採取更積極的減碳行動,本世紀末升溫幅度預計將達到2.6-3.1°C。這樣的升溫速度正在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與強度,從熱浪、乾旱到洪水,對全... 了解更多
永續趨勢文章 2024/12/02

自然環境管理與企業韌性:企業利用TNFD框架強化價值鏈管理

2022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訂定《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而此決議對全球環境保護及生物復育提出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目標,推動各界開始關注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環境議題。《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提出,不僅促使政府頒布積極管理的政策,也引導資本市場及企業重新思考生物多樣性對其營運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企業面臨的自然風險與機會端視產業類... 了解更多
永續趨勢文章 2024/11/04

數位 X 淨零雙軸轉型:華碩碳數據管理平台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嚴重程度加劇,各國政府欲加大對碳排放的管控,紛紛推動碳定價機制,不論是排放交易體系還是碳稅政策,目的都是將企業的碳排放行為量化為受管制的經濟成本。 碳定價機制的目的是透過經濟手段來限制碳排放,以價制量,將碳流與金流緊密連結,隨著全球碳市場逐漸成熟,碳被定價與貨幣化趨勢下,使得碳排放的管理成為企業經營中不可忽視的課題,碳排放不再僅是環保議題,而是直接影響企業財務表現的重要經... 了解更多
永續趨勢文章 2024/10/01

從生態保護到企業利益:探索自然資本的風險與機會

在現今全球環境面臨巨大挑戰的背景下,自然資本的概念逐漸進入企業管理的視野。WBCSD發表的《自然資本議定書》指出,自然資本定義為可再生(如植物)與不可再生(如礦物)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產生的價值。自然資本泛指地球上的所有自然資源,如森林、河流、土壤、大氣和海洋,以及這些資源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如水循環、碳存儲和生物多樣性。這些自然資本與其生態系統服務不僅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也是經濟活動的主要來源。... 了解更多
永續趨勢文章 2024/08/29

氣候變遷與企業永續:TCFD在商業決策中的角色

全球對永續發展和氣候變遷問題的關注不斷提升,企業、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逐漸意識到氣候議題對企業長期績效和財務穩定的重要性,傳統的財務報表無法充分揭露這些非財務因素對企業未來表現的影響,企業開始面臨來自市場對永續性財務狀況需求之壓力。以風險定價並主導資金流向的金融市場亦仰賴於企業準確且及時的資訊揭露。若缺乏準確的資訊,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可能會對資產進行錯誤定價或估值,最終導致資本錯配。 ... 了解更多
永續趨勢文章 2024/08/20

企業永續報告:從多元到精準溝通

隨著全球對於永續發展的重視日益增加,企業編制永續報告已是國際趨勢。永續報告書是利害關係人了解一間企業永續管理行動的重要橋樑。透過永續報告書,企業可對外溝通ESG(環境、經濟、社會)管理績效,提升資訊透明度以及企業形象,建立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對於企業管理層面,亦可透過永續報告書識別永續議題所帶來的潛在風險,減少對營運的負面衝擊。同時編制永續報告書的過程,也有助於企業檢核永續績效,審視並... 了解更多